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这样技术推进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这个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不断被冲击,维护奴隶制的制度不断瓦解和破产,不过最终在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主阶级革命中,延续2000年左右的奴隶制才走向崩塌和终结,步入封建时代后,先进生产关系结合新技术,生产力摆脱奴隶制的束缚加快发展。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大量新技术不断出现,生产力不断发展,而资本主义这个已经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面临崩溃和彻底灭亡的边缘,不过资产阶级必然垂死挣扎,即使要被吊死,也会紧抓着生产资料到被吊死的那一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将夺回本应当属于无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和这些技术,通过社会主义这样革命的生产关系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束缚将解脱并加快发展。
2、技术本身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它服务于谁、由谁掌握,才是问题关键。ai本身作为高度先进的生产力却由资产阶级掌握和主导,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垄断资本控制、不是用来解放人们,是用于压榨无产阶级劳动者。对此,应当由无产阶级革命把AI从资本手中解放出来,并使其成为真正解放人的工具,进一步缩小体脑差别的工具。
4月8日,前特斯拉人工智能总监、OpenAI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 (Andrej Karpathy) 在X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技术平权:大模型如何颠覆技术普及的传统模式的内容》,大意为:“变革性的技术,通常是沿着一条 “自上而下” 的路径普及开来的:它们先在政府或军方萌芽,随后进入企业界,最终才来到普通人身边——想想电力、密码学、计算机、航空、互联网和 GPS 这些例子就明白了。而大模型彻底颠覆了这个规律时,它们给普通大众带来了远超比例的益处,而在企业和政府层面,其影响力反而显得平淡和滞后。其在结尾提到:“还记得威廉・吉布森那句名言吗?“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但出乎意料的是 —— 未来确实来了,而且它分布得惊人地广泛!这真是把力量交给了人民。”今天笔者从马列毛主义来浅谈技术与平等的关系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阶级占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社会划分为阶级,将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这时必然导致阶级的最后消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322页)
如安德烈·卡帕西所说,AI是对个人能力的全面、大幅提升。更关键的是,使用门槛低到令人难以置信:模型便宜(甚至免费)、反应快,任何人只要有网(甚至在本地电脑上)就能随时调用,普通人可以用它写作、编程、翻译、辅导、做总结、搞深度研究、进行头脑风暴等等,这弥补了普通人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差距,普通人从未如此迅猛、如此深刻地体验过一次技术带来的能力 解锁。其带来的技术平权将生产对于技术的要求进一步缩小在技术更高的一小部分专家身上,而减少了掌握普通技术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对立。
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使得分化无产阶级的因素减少,带来了一部分平等,但技术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利益分配不均更加方便了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剥削,技术也更加剧了不平等。
技术由资本家占有,普通人只有使用权而不具有拥有权,技术的发展加剧对于普通人的剥削。如当DeepSeek用开源代码使得AI民主化时,资本家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无耻地说道:“开源不是慈善,而是最聪明的竞争策略。” 其打破垄断的目的不是为了带来平等,而是为了自己成为垄断。随着技术发展,资本家必然要打造差异化壁垒,如资产阶级可以用金钱买到性能更好的AI,这也将继续加剧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所决定的。
恩格斯指出,阶级的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321 页)
AI等大模型的发展属于产业革命的范畴,而产业革命是资本崩溃的加速器。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必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将代表着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与技术对立起来,人被技术、机器代替的恐慌充斥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内。生产技术的进步将人从劳动岗位中解放出来,而为了使不占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失业,资产阶级会采取维持旧有的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式维持生产,这必然阻碍着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步是不可逆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引导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多数人的解放。
未来已来,共产主义在召唤着我们!但是资产阶级是不会主动放弃权力的主导的,这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来推翻。“在帝国主义时代,成长起来的生产力和已经成为生产力桎梏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达到了空间尖锐的矛盾”,需要一支先锋队去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而在高度工业化的赵国,资产阶级对于暴力机关的掌握与对于基层的控制使得当今无产阶级革命不具有单点融工、局部突破进而各地联合起来推翻暴政的土壤,唯有以列宁政治报为脚手架搭建一个全国革命家网络,进而由地下到地上引流在全国各地建立地上组织,率先达到对于全国基层的掌控,进而进行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彻底地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