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号角——理论争鸣——从《进一步,退两步》看机会主义者如何对革命派进攻

路线斗争的最高形式就是对领导权的争夺,而且任何路线斗争最后都必然发展到争夺领导权的地步。火星少数派在过去可以和多数派共享领导权,但路线斗争一激烈他们就和多数派决裂并转向反火星派那边。自觉的机会主义者是可以认识到这个规律的,像托洛茨基时而倒向反火星派,时而摇摆到中派,十月革命前又跳到布尔什维克这一边。他做的每一次抉择都是在往掌握领导权的那边靠拢,他们中更无耻的人则很喜欢用“决裂”、“退出”、“罢工”等方式粗暴夺取领导权,就像马尔托夫一派为了获得机关报的领导权就抵制党的决议一样。

革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俄国社民党二大后从组织路线的分歧,到孟什维克和反火星派破坏民主集中制纪律,最终资产阶级上台篡夺革命领导权,火星派成为少数,这是俄国革命过程中的弯路。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机会主义是怎么对革命派进行斗争的呢?

不谈路线主张泛左翼大联合
马尔托夫的草案说:凡承认党纲、并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人,可以作为党员。列宁说: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员。
先锋队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它承认并维护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保证了党可以拉着整个无产阶级往革命的方向走;否定密谋组织的领导,马尔托夫的思路,在今天是什么呢?类似东风、新十月等泛左翼开个会形成这种联合会议,马尔托夫想把它变成中央委员会,统领所有泛左翼,其实就是大联合的路线。这种宣传主义三勤三化路线形成的组织,最后连民办中统未明子这样的角色都处理不了的。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前提(必要不充分条件),另一个前提是党组织路线的先进性。如果党变成了“全民党”,那么党员的先进性无从保证,党的路线也就岌岌可危了。

反对纪律反对民主集中制
一个代表自己团体利益的人没被选上,诉求没达到就破坏组织纪律,罢工,大吵大闹,要全组织民主表决,然后说组织是官僚主义的,关键他们将组织内部的私密性选举公布出来,在报刊上向广大读者说施泰因同志是旧组委会的“主要人物”,无辜被人指责有“什么险恶的计谋”。这种泛民主不惜破坏组织纪律也要这么做的思路,百多年之后在机会主义者S先生身上不是也见到了吗,符合我想法的就是民主的对的,不按我想法来的就是官僚主义的,我就要大吵大闹,否定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事实上是对组织纪律的破坏。
只要类似东风、阳和平红贝等泛左翼想要推进组织建设,想要发展组织,必然会出现类似的机会主义分子,前一段时间的小草其实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不合机会分子的的意了,直接攻击上级是官僚主义,甚至挥舞着性骚扰的大旗后续投未明子的阵营,公布组织内部资料。

充满小组习气无党性
小组习气就是小资产阶级的人情世故。为什么三勤三化的是错误的,因为三勤三化就是在培养小组习气。不是一开始就是从无产阶级的革命纪律培养出的组织,本就是缺乏无产阶级党性的。党性就是阶级性,它不是从狭隘的自身或周围人的利益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整个无产阶级解放、工人运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的,对余锋这种刨腹自证甚至拿电报地下平台资料来证明自己行为的事情,真正的已革命为先的马列毛主义者肯定要坚决的与之决裂,指责他牺牲革命利益为自己所谓的名誉洗白的行为,但阳和平毫无党性,陷入小组习气中,和机会主义者站在一起。

对正确意见在组织内占少数的处理方式
即使这样也不能破坏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监督,列宁已经意识到了领导权可能会被篡夺,怎么样尽量保证不被篡夺,尽量做到更进一步集中,缩紧委员会成员的增补,4/5同意,而机会主义者最想做的就是扩大口子往组织内塞自己的人。事实上从这一点列宁就必须和火星派少数分子即孟什维克与反火星派决裂了,列宁和试图缝合这个出现裂纹的罐子,最终历史证明这是一条死路。以斗争求团结才能真正的团结。而以忍让妥协团结求团结最终只能是分裂。

未来革命家组织建设地上暴力组织的时候,领导权和生存权会强相关。代办员丢失了暴力组织的领导权,就会引来生命危险。危险可能来自篡权的机会主义者本身,也可能来自勾结内部机会主义者的黑社会、警察等资产阶级暴力组织。因此革命者必须在地下阶段就时刻关注领导权和路线斗争的问题,具体的关注表现就是自觉参与路线斗争,自觉维护政治报路线,并在斗争的过程中主动吸收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