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娃揭示资本主义的竞争逻辑必然失败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烂尾娃”是当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缩影,就如“烂尾房”一样,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相比后者,“烂尾娃”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它揭示了在资本主义下新一代是如何沦为无数家庭阶级跃迁的工具最后又因为阶级固化和经济危机被无情抛弃的。不过随着“烂尾娃”的出现,也将有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真相,找到真正的斗争对象和目标。
2.在过去中国资本主义处于经济上升期的时候,资产阶级需要大量高学历的优质劳动力和依靠高等教育来缓解劳动力过剩,官僚资产阶级的教育机器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不断灌输给被统治阶级,而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资本开足马力,教育机器灌输的基础上吸引大量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教育上投入大量金钱,官僚资产阶级的教育机器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资本走向了繁盛。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大量高学历的优质劳动力严重过剩,大量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收入下滑或者失业,无法支撑起培养高学历的投入,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资本的泡沫破碎,而官僚资产阶级的教育机器失去了调节作用,缓解劳动力过剩机制失效。

烂尾娃是对当代教育现状的反思,许多家庭在教育投资上投入巨大,但结果却是孩子毕业即失业,人生烂尾。随着经济下行,家长们的教育支出越来越成为负担,许多孩子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面临就业困境。高学历与高收入的关系逐渐减弱,教育投资的风险加大。社会对孩子的期望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应更注重孩子的天赋与兴趣,而非单纯追求成绩。家长应帮助孩子适应未来变化,培养应对挑战的能力。

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越来越高,许多家长认为即使经济条件有限,也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兴趣培训班上的支出,成为了家庭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形势不稳定,许多中产家庭面临着教育支出带来的压力。即使经济状况下滑,家长们依然不愿意减少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导致家庭负担加重。2024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但就业形势却愈发严峻。虽然教育投资增加,但学生的就业机会却在下降,导致学历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意识远大于合作意识,源自于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而烂尾娃源自于鸡娃,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意识来源,鸡娃到最后为什么烂尾呢,就如同楼房烂尾一样,因为经济下行,收入的降低导致鸡娃的成本逐步升高,过去能报多个培训班,现在经济条件不允许了,之前培养孩子花的高额成本,还未等孩子步入社会,转化为经济效益就已经入不敷出,而之前的投入就如同烂尾楼一般半途而废了,即使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也未必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所决定的。

要想根除这一种现状,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解决,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强调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下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协调,家长不再需要为未来孩子的生活而焦虑,对于孩子的培养将由社会共同承担,鸡娃将成为历史的一个符号,合作互助的意识必然会取代冷血竞争,孩子也将拥有一个更加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