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2001太空漫游》(五)——番外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思想文艺界的斗争总是反映着社会现实中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要战胜唯心主义,文艺战场上的拼杀也是不可或缺的。
2、说到电影背后的东西,就大有可谈的了。资产阶级文艺作品在生产出少数制作精良,但是内核野蛮的东西之后,还生产出了多出数倍的制作粗陋,内核更是野蛮落后的劣质文艺作品。太空漫游还算是把恶心人的资产阶级思想包装了一下,电影也算是生产的有点水平,但是其他电影就不忍直视了。这是资产阶级文艺的必然。本质是反动的,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只能是看起来相对好看的反动毒草,和看起来不好看的反动毒草。无产阶级只要文艺路线正确,无论载体多么落后,依然是先进的,文明的。

目录:
:closed_book: 批判《2001太空漫游》(一)——太初之夜
:closed_book: 批判《2001太空漫游》(二)——TMA-1
:closed_book: 批判《2001太空漫游》(三)——前往土星
:closed_book: 批判《2001太空漫游》(四)——鲍曼成神
我们纵观《2001太空漫游》,会发现它始终弥漫着对永生的疯狂追求,以及各种各样反动的资产阶级垃圾。这就要从本书的时代背景说起了。

2001太空漫游完成于1968年,大家知道,这个时间点正是世界革命高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狠狠打击美帝侵略者,非洲,拉美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而在美帝这个世界资本主义的老巢,黑豹党,美革共等无数革命组织也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着本国和全世界人民的革命浪潮,美帝国主义可谓是风雨飘摇,因此在文艺上,它就必然要拼命地制造毒草,以求磨灭人民的革命意志,于是他们就看上了2001太空漫游。

接下来笔者会根据克拉克本人参与拍摄的幕后纪录片(B站搜索2001太空漫游幕后)透露的一些信息来分析一下作品背后的资产阶级阴谋。

为了制造毒草,帝国主义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小说里面有一段场景,拍摄的是飞船人造重力舱,简单来说就是靠这个部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模拟重力。为了拍摄这个片段,专门请英国的一家大公司制造了一台巨大的旋转舱。在宣传方面,美帝也是鼎力支持,不仅把小说作者克拉克请进了阿波罗计划的工厂车间,还让他在登月舱里面侃侃而谈各种人类,宇宙,外星生命的话题。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当然不是真的为了探讨什么人类和宇宙,而是打着全人类的旗号,妄图引诱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放下武器,跪倒在月球,虚幻外星人的面前,而忘却现实中资产阶级的压榨和军警的子弹。归根结底,无所不能的外星文明,还有伟大的作家克拉克,都不过是上帝和牧师的借尸还魂罢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电影的拍摄充满了资产阶级三六九等的恶臭。电影的导演库布里克,他的作风可以说是充满了资产阶级文阀的气息。根据电影里面几个扮演飞船乘务员的女演员回忆,想要和库布里克讲话,必须通过助理传达。如果你不懂规矩当面跟库布里克讲话,那他根本不会理你,而是要问助理“她说什么了?”,助理转述一遍之后才会回答,真是活脱脱一个土皇帝!

因此,应运而生的《2001太空漫游》就出现了一种滑稽的景象:不论是小说还是影片里面出现的未来科技都极其真实可靠,可它们的出现却是为了给影片宣扬的反动唯心主义,超人思想做包装。这正应了毛主席所说的: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

一切反动派在灭亡前都是要做垂死挣扎的。美帝搞出了太空漫游的大片,往月球送了十几个宇航员,但它最终还是被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打败。如今,世界革命暂时陷入低潮,资产阶级的各种毒草又借此机会重新占据了文艺阵地。但这不过是灭亡前的疯狂罢了。无产阶级昂扬的革命科幻,一定会把克拉克,刘慈欣这些精英主义,唯心主义的神棍扫进垃圾桶!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