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近日高考在即,这一腐朽的独木桥摧残者多少父母与学生。高考的背后正是映照出人们对社会的无奈与焦虑。
编者按
1.在赵国,读书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以分数挂帅为基础,选拔一批适合资产阶级雇佣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考生家长妄想通过高考实现阶级跨越,成为“人上人”,殊不知高考规则都由资产阶级制定,到手的蛋糕怎么会分到考生手里?最多获得一些残羹冷炙罢了
2.读书是为了阶级跃迁,这实质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在作祟,在这个逻辑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好大学的重要性,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学会利用知识投入到生产实践当中,利用知识改造世界,同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现在无数的惨案。
虽说高考之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但肯定得说这一独木桥上一定愁的人比欢喜的人多得多。学生与家长的矛盾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成绩与分数几乎成了学生最大的标签,决定着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而"脑子笨"的差生在学校受老师嘲讽,在家庭受父母说教,尤其是在小镇做题家这一群体越来越卷,中等生也已沦落到了差生。多少学生在差生这一标签下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分数像金钱一样决定着学生的一切。
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极其关心,或者可以大胆的换句话说,除了对孩子成绩关心似乎也没什么可关心的了。这种关心尤其以说教、辱骂、打压的形式存在,也有鼓励。似乎除了孩子笨找不到别的原因了,当然父母也清楚的知道学习成绩差往往并不代表有多笨,于是只能在孩子懒得学、不愿意学、调皮捣蛋上寻找原因。于是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威逼利诱让孩子好好提高分数。
这也怪不得父母,尤其广大无产阶级深知赚钱之难、社会打拼之苦。自己辛辛苦苦任劳任怨的工作(被剥削)只能得到微薄工资养家糊口,谁不想让自己孩子起码过得比自己好一点呢?父母更是能清晰看到如今社会百业萧条,生意难做、工作难找、失业率陡增、房价让人望而生畏。尤其绝大多数父母自己没有学历,于是只能把自己被残酷剥削的命运简单归结到学历上面。有学历的父母只会对孩子分数的要求更高。面对这些不容忽视的种种问题与压力,孩子的未来怎么办呢?除了激娃别无它法。那么激娃、强迫孩子学习,报了满满的学习班真的可以提升成绩吗?还真不能。分数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上课时间学生接受理解到枯燥无用的八股文的多少。(简单说下为什么是枯燥无用的八股文而不是富有真理的科学文化知识。分手高低取决于做题水平,要记忆大量的做题套路与规律,更不如说是与出题人的博弈。这与真正的知识毫不相干,知识一定是要与实践、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真理只受实践的检验而不是试卷。这也是高分低能、书呆子的原因)学生在学校已经被痛苦的折磨一天,回家后还要继续被"学习"困扰。这非但不能达到父母的幻想,只能增加孩子对知识的仇恨。父母对孩子的强迫学习只是应对当下腐朽社会的无奈焦虑之举。
不放退一步来说,广大无产阶级真能在高考中改善社会地位吗?众所周知寒门难出贵子。高考的核心竞争群体只是小资罢了,小资在各方面的师资力量上碾压无产阶级。小资也清楚的感受到自己朝不保夕的小生产、小地位有明显滑向无产大军的倾向。因此只能倾尽自己力量通过高考使子女可以得到一个更加稳定的职业。
而如今情况更加恶劣,大学生失业率如此之高,学历贬值已不容忽视。这更是戳破了无产阶级最后的幻想。小资凭借自身资源加上学历加持勉强应付,无产者只能雪上加霜,即使拼得高考独木桥也躲不过被残酷剥削的命运。这一社会现状只是加剧了父母的焦虑,毕竟除了激娃学习还能怎么办呢?更是加剧了学生的压力与痛苦,导致学生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屡见不鲜,甚至跳楼自杀也并不罕见。腐朽的学校更是将窗户走廊用铁丝网封住以免学生跳楼,可见其反动至极。
无产阶级要看到如今社会愈演愈烈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认识到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从走资派手中夺取我们的国家政权,而腐朽落后的以高考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也必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