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会主义者分裂革命组织的手段
列宁说道“我决不认为我们的意见分歧(关于党章第1条)是决定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分歧。我们还决不至于因为党章有一条不好的条文而灭亡!”事实上任何一个革命组织都是如此,革命组织内部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然后也隐藏有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倾向,在一些问题上虽然它会表现出原则上的不同色彩,但是绝对不会引起党的分裂。这不是要我们去搞泛左翼的大帐蓬,列宁的意思正是要求我们和机会主义倾向斗争,在这些小的意见分歧,以及一些原则上的不同色彩上去通过组织斗争达成新的革命的共识,以维持组织和思想的统一,列宁将其称为给有小裂缝的罐子用死结捆紧。但是机会主义者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会想尽办法去扩大这个裂隙,想尽办法维持他们的机会主义色彩,他们反对党的集中制和统一领导,要求各种各样的思潮,从而形成一种泛左翼的大帐蓬。但是我们知道,党是不可能容许有不同路线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同时走无产阶级路线,又走资产阶级路线。因此机会主义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机会主义色彩,就必然开始转向分裂组织的行为,列宁将其比喻为扩大裂缝,这就是机会主义者的山头主义和分裂主义,这样这些原先只是被认为是有机会主义色彩和机会主义倾向的前同志,就成为了拥护机会主义路线的机会主义者了。
机会主义者会把任何小的问题,原本可以通过组织斗争的办法解决的事情,揪着不放,然后扩大为大的问题,最终和他们的分裂组织的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机会主义者分化无产阶级组织的丑恶面目。这些小问题一旦和破坏民主集中制和分裂组织的行为结合,问题就不再只是原先的什么小问题,而是具有原则意义了。
2,机会主义者在混淆党和阶级上是一脉相承的。
百年前的马尔托夫提出过大学教授的说法,他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凡是在党的领导和监督这种空话之下,就可以自己宣布自己为社会民主党人。”今天的手工业者依然坚守这种宣传和迷信政治影响力的路线,他们就喜欢玩名号和宣传,从来没想过实打实地建设组织。在马尔托夫看来,建设党组织就等于扩大那些并不参加党的实际组织工作而自称是党员的社会成员的数量,而对于像代办员这种由地下革命家组织派出的实打实的节点,则因为没有一个所谓中央代办员组织的名头,而指责列宁说把代办员排斥出了党。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马尔托夫的本质:为知识分子的利益服务。知识分子浸透着满满的小生产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大多数无法接受党的严格的革命纪律,只想要在组织之中浑水摸鱼,不被任何的党的组织纳入其中,却只要社会民主党人的名头。我们可以发现,今天机会主义者的组织就是如此,在他们组织的外围,存在着挂着组织名号,但是不做任何组织工作的模糊部分,他们处于组织与非组织的叠加态。
阿克雪里罗得也帮马尔托夫说话,他说:“当然我们要建立的首先是党的最积极的分子的组织,革命家的组织,但是我们既然是阶级的党,就应当想法不把那些也许并不十分积极然而却自觉靠近这个党的人抛在党外。”机会主义在这里把党和整个阶级混淆起来了。马列毛主义者确实是要尽可能地把无产阶级给组织起来,让无产阶级团结在先锋队的领导之下,但是这不代表无产阶级就是党,不代表党要吸纳全部的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分为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而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不能够做无产阶级的尾巴的。党分为地下的革命家组织和地上的工人组织,并不是什么仅限于密谋者,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分,接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纪律,否则就不能留在党内。革命组织一定是要把落后部分清除出革命组织内,要让无产阶级的先进部分去领导和拔高落后部分,而不是让落后部分混在先进部分之中把先进部分拉入泥潭。
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并不会因为人们还未普遍理解我们的党纲,而去阻碍人们支持以及参加我们党领导的斗争。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删掉党纲而去适应人们目前的认知水平。我们制定党纲就是要努力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同理,我们制定党章就是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组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