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1、正如文章作者所讲,类似的内容泛左翼做过很多,但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做这样的内容,就不是为了调研而调研,而是为了革命实践做准备,正如打仗一样,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最终在先锋队领导下,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调研、融工,这才能实现革命的目标。
编者按2、做调研,不是为了调研本身,更是为了后续的融工工作,为了后续的革命服务。我们马列毛主义者的调研,融工,都是在先锋队领导下,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这就是我们区别于泛左翼路线的纪律性,革命性。
(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具体对象无关)
FC工厂是一家小型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产业工人仅有百余名,不过它本身也是资本主义总剥削环节的一个缩影。对于这样的工厂的分析报告,不仅是我们马列毛的同志,包括泛左翼、自由派等都是做过很多的,笔者本文也是试图做一份供给同志们做参考的笔记。
一,阶级分析
对于这样的工厂,它具有一个典型的“工厂职级结构”,即纵向的职级与工厂内人员的阶级分布相一致,下面是典型分析:
资产阶级:总监、驻场董事,这类人员总管整个工厂内生产资料的所有、运营、使用及盈亏负责。毫不参与生产,整个运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甚至都不直接参与,他们在工厂中的实际位置只是占据最大的管理授权和最大的利润分润,是彻底的剥削阶级代表。
直接附庸于资产阶级的下层资产阶级与中上层小资产阶级:各部主管、车间主任、总文员,这类人员的反动阶级性随生产资料使用/管理权的递减而递减,但总体仍属剥削阶级的一环。同样基本不参与劳动,平时在产线上绝对找不到人,大部分时间空耗在车间空调办公室内,收入依靠“订单挂帅”的利润分成为主,但是也仅是资产阶级所漏出的一点残羹冷炙罢了。
作为与一线生产部分直接接触的质量与产线负责/巡检的下层小资产阶级:这类人员摇摆性稳定偏向资产阶级,同样几乎不参与劳动,但是仍然要跟随工人一起忍受较长时间的劳动工作日,但是因为劳动强度几乎为零所以本身对此抗拒性不大。同样的其收入一部分也依赖于总体利润的分润,但是另一部分也需要依赖于工时工资,就其阶级性本身由于上述在生产结构中的表现,和工人阶级基本分离,同属整体不可团结的对象。
作为与一线产业工人直接接触的一线班组长/工贼代表:这类人员实质上是直接承担所谓“管理职能”的,但是也仅限于产线上的一些小打小闹,基本不参与生产,但是主要收入也来自于“工时工资”——因为不参与生产,所以这实质上也是在分润工人的产业价值。这类人员是面对工人最直接的剥削帮手,对工人生产的整个监督、对工人的整个任意处罚等等,但他们根本上并不能依靠整个工厂生产的总利润的分红来生活,这部分的价值分配与他们本身无缘。他们与工人的直接区别也只是在于几乎不参与任何劳动生产,哪怕是他们的所谓的管理职能,这种管理只能按照工人的话来讲就是“随便骂骂人、罚罚款”,他们本身实际也是最由工人直接厌恶的。
劳动参与较少或劳动强度不高的工人阶级:这类人员由二线设备管理员或设备质量监测员,和一部分办公室辅助生产职能的人员组成,他们劳动强度不高,总体的劳动工作日时间也较一线产业工人为少,但根本上也只是拿死工资的。但作为对劳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直接参与的一环,不占有生产资料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与管理权也根本没有,依靠自身劳动力过活,同属工人阶级的一环,但剥削率比之产业工人来讲自然也更小一点。
直接参与生产承担几乎全部的劳动产品生产价值的一线产业工人:整个资本主义剥削环节下的最底层,接受最长时间的劳动工作日和最高强度的劳动条件,以及最高剥削率下的最低的工资,占整个工厂员工人数最多,但几乎没有任何劳动保险保障,几乎大部分都是劳务派遣形式,同时在整个产业整个国家地区分布上也是占人口最多数的。
二,阶级意识分析
工厂结构中的资产阶级、下层资产阶级、上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本身,已经没有任何讨论余地的成为剥削阶级的一环,整体属于敌对阶级,且是完全自觉的在维护自身的剥削地位,面对工人的任何诉求是绝对地完全地反动地加以排斥和镇压,没有可团结可统战的一丁点价值,谁在这一点上反对谁就绝对不是马列毛主义者
而作为非产业工人的其余工人阶级,在生产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的情况下,他们的整体劳动强度更少,但是本身也只是依靠工资生活,是应当争取应当团结的阶级同志,但应当注意他们小资产阶级性本身滋长的可能。
一线产业工人,受最严重的压迫,也自然是对于现存制度有最迫切改变最有迫切革命希望的群体。但是在高压的工作条件以及因为本身只能依靠工时工资生活,同样是在经济平稳或订单较多的情况下会忍耐接受工作压迫。而当自身受到难以忍受的权益侵害和压迫的同时,不了了之是第一选择,诉诸所谓的法律合法途径是第二选择。而具体起来进行联合斗争来施压的行为,其实是占比较小的。整个工人的自发意识斗争是表现在分布的广泛性上,而对于多数工人斗争情况来讲,这甚至不能称之为一个广泛的被认可的行动。所以即使是这样的一个自发到可能参与斗争的意识,他目前发展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三,劳动条件分析
工人的受压迫情况其实有赖于他们本身劳动条件的恶劣程度,通过笔者的观察,具体归纳了如下十条量度:
1.劳动保险保障评定:
2.单位时间劳动强度:
3.综合劳动强度:
4.劳动时间:(<8小时1,8小时2,>8小时3,>12小时,4)
5.标准规范生产要求:
6.工间休息状况:
7.确定休假状况:
8.一线班组长劳动参与:
9.用工场地环境状态:
10.用工饮食提供情况:
以上只是笔者对劳动条件的有机构成情况进行一个归纳,可以供同志们进行一个参考。